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簡稱“語用所”)的前身是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的拼音方案部、漢字整理部和語文教學部。1984年3月,經國務院批準正式建立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2001年4月,國家語委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和《語言文字應用》雜志并入語用所,組成新的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掛國家語委普通話與文字應用培訓測試中心的牌子。
語用所是教育部和國家語委直屬的唯一的國家級語言文字應用研究和培訓測試專業機構,主要職責是:研究語言文字應用的實際問題和理論問題,研究語言文字的規范化和標準化,研究語言政策和語言規劃,開展社會語言文字使用的監測與研究,為教育部和國家語委的中心工作服務,為社會各界提供有關的評測與咨詢服務。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測試及有關的組織規劃、教學與科研工作,指導各地培訓與測試的業務工作。編輯出版《語言文字應用》和《語文信息》,進行有關語言文字的網絡建設和現代化的信息服務。開展對外和對港澳臺相關交流與合作。培養研究生和其他相關人才。
語用所伴隨著新中國語言文字事業改革發展歷程而培育、建立、成長和發展。為建國之初國家簡化漢字、推行漢語拼音方案和推廣普通話三大任務的成功推進,發揮了重要的學術支撐和人才保障作用。改革開放后,特別是語用所正式建立以來,在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立法和語言文字規范標準體系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2001年新的語用所合并組建以來,確立了“面向教育部和國家語委中心工作、面向現代語言文字生活需求、面向應用語言學學科建設”的辦所宗旨,堅持將語言文字應用研究和培訓測試工作主動、緊密、多樣化地與教育、文化、信息化相結合,科學謀劃和推動事業改革發展,在國家語委的指導下承擔起規劃、組織和引領全國語言文字應用研究和學科發展的任務,為促進國家語言文字的法制化、規范化、標準化和信息化建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認真履行著規劃、指導和監管全國語言文字培訓測試業務工作的職責,為大力推廣和規范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增強全民語言規范意識、提高國民文化素質做出了突出貢獻。編輯出版的《語言文字應用》雜志是語言學、漢語類核心期刊,在語言學界有著重要影響。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語言文字應用系,先后建立了2個博士點、5個碩士點和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為語言文字應用學科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承擔著國家語言文字規范標準測查認證、國家語委政務信息化建設、國家語委圖書資料館藏等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