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縣“兵支書”工作走在前
來源: 作者:魏玉傳 時間:2022-09-29
編者按:“兵支書”,是指擔任農村基層黨支部書記的退役軍人,是退役軍人中的中堅骨干和優秀代表,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對退役軍人和“兵支書”工作,黨中央、國務院和山東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多次作出部署,提出希望和要求。近3年來,巨野縣根據上級部署和要求,堅持把退役軍人事務和“兵支書”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多措并舉,積極推進,成效顯著,全縣131名“兵支書”情系鄉村振興立新功,牢記初心使命展風采,樹立了退役軍人的良好形象,譜寫了退役軍人的新篇章,創造了做好“兵支書”工作的范例。
巨野縣是兵員大縣,轄17鎮(街道),634個行政村(社區),現有退役軍人及其他優撫對象2.73萬人,其中有“兵支書”131人、 “兵委員”411人。近年來,巨野縣積極探索“兵人才”培養使用機制,用活用好鄉村退役軍人資源,充分發揮“兵支書”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鼓勵他們扎根農村干事創業展風采,當好村級黨組織的帶頭人、鄉村振興的排頭兵、基層治理的橋頭堡,樹立了退役軍人“初心如磐,本色依舊”的良好形象,帶動和促進了鄉村全面振興。
一是儲備“兵人才”。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認真做好退役軍人信息的精準采集、建檔立卡等基礎工作,及時掌握現存退役軍人的基本情況,通過調查摸底和初步篩選,儲備一批“兵人才”。此外,在退役士兵返鄉報到時,通過信息登記、組織重點座談,再發現儲備一批熱愛農村工作、有奉獻精神、敢于擔當的退役軍人。近3年,通過多種方式,全縣儲備“兵人才”1500余人。
二是優選“兵委員”。為優化全縣農村干部隊伍結構,增強“兩委”班子的凝聚力、引領力和戰斗力,縣委組織部在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的積極配合下,探索建立了從“兵人才”中優選“兵委員”的新機制,讓“兵人才”逐步參與村級事務管理,加強歷練,提升本領,為優秀退役軍人由“兵”變“帥”、擔任“兵支書”奠定了良好基礎,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機會。如田橋鎮選派“兵委員”擔任網格長,鼓勵他們在實踐中鍛煉、在鍛煉中成長。
三是嚴選“兵支書”。縣委組織部按照個人自薦、組織推薦、黨委考察、縣鎮聯審等程序,認真做好“兵支書”的選拔和使用工作,將政治思想堅定、個人素質過硬、綜合能力較強、帶動作用突出、群眾評價良好的退役軍人,選拔任用到農村黨支部書記的崗位上。在2021年的村(社區)“兩委”換屆中,全縣就有55名優秀退役軍人脫穎而出,新當選為村級黨支部書記。
四是抓好“傳幫帶”。“傳幫帶”是“兵支書”工作中的重要一環,“兵支書”不僅肩負著帶領村民共同致富的重任,還承擔著發現、培養和推薦啟用青年 “兵干部”的責任及義務,通過“傳幫帶”,把自己的好做法、真經驗傾囊相授,促進年輕干部早日成長挑大梁。麒麟鎮南曹村“兵支書”曹傳增,歷經10多年的拼搏奮斗,以黨建引領農村經濟發展,創辦了5家農牧業有限公司、7個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30兆瓦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目前資產已超過1億多元,全村群眾提前實現了“小康夢”。南曹村黨支部被山東省委、省政府評為“全省干事創業好班子”,該村被授予“全國一村一品專業村”,曹傳增榮獲“山東省勞動模范”“山東省鄉村旅游帶頭人”“菏澤最美退役軍人”等多種榮譽。不久前,曹傳增因年滿六旬而主動讓賢,把黨支部“一把手”讓給本村的優秀年輕黨員,自己甘當顧問換角色,再為黨旗添光彩,全力支持新任支部書記帶領群眾奮進新征程,受到全村黨員干部和群眾的稱贊。
五是培樹“領頭雁”。縣委組織部和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密切配合,在全縣積極開展“最美兵支書”的評選活動,對在基層黨建、村莊治理、集體經濟發展等工作中成效突出的“兵支書”,加大重點培樹和其先進事跡的宣傳力度,做到“培養一人、帶動一批、示范一片、致富一方”,一些“兵支書”中的“領頭雁”競相而出,領飛前行。董官屯鎮董海村“兵支書”左海軍,帶領“兩委”班子,結合本村實際,大力發展現代林果種植業,高標準打造了100余多畝櫻桃、350多畝蘋果種植產業園,年帶動全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600多萬元,幫助群眾收入103萬元,增加村集體收入10多萬元,形成了以種植、采摘、觀光、旅游為一體的經營模式,走出一條特色鄉村致富路。該村相繼被評為“山東省文明村莊”“山東省美麗鄉村”“山東省鄉土產業名品村”“山東省十百千示范村”,左海軍由此成為 “卸下戎裝志不移,一心謀福為家鄉”的楷模,榮獲省、市、縣多種榮譽。最近,山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山東電視臺聯合對他重點作了專題宣傳報道。
六是唱響“法治曲”。為提高“兵支書”的法律意識,增強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的能力,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邀請司法專職人員,為“兵支書”不定期開展與“三農”息息相關的普法培訓和講座,讓“兵支書”首先學習和掌握有關法律知識,自覺用于鄉村文明治理、家庭鄰里矛盾調解等工作,積極打造“楓橋式鄉村”。如田橋鎮泗興屯村“兵支書”王福林,經常通過召開各種會議并利用農村廣播,宣講普及法律知識,開展違法案例警示教育,讓老百姓積極學法、真正懂法、自覺守法。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礎上,把法律常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融入村規民約,形成百姓能明白、愿遵守的自治村規,群眾辦理婚喪嫁娶或處理大事小情有了“硬杠杠”。近年來,全村尚無上訪告狀、或刑事、民事案件的發生,干部群眾一心一意謀發展,村風民風煥然一新。
七是共圓“振興夢”。縣、鎮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對退役軍人的關心和重視,激發了“兵支書”干事創業立新功的熱情和責任感。帶領干部群眾建設美麗富裕新農村,奔向幸福美好新生活,共圓鄉村全面振興夢,已成為全縣每位“兵支書”的神圣使命和不懈追求。近3年來,全縣131名“兵支書”脫下戎裝,不忘本色,以敢打硬仗的決心和戰之必勝的信心,身先士卒,既當指揮員又當戰斗員,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模范先鋒作用,多措并舉壯大集體經濟,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千方百計帶領群眾增收致富,齊心協力加快鄉村全面振興。去年,131名“兵支書”所在村的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萬元,這些村的集體收入平均達到15萬元以上,兩項收入都已遠遠超過全縣平均水平。131位“兵支書”名不虛傳,切實做到帶著群眾干、做給群眾看、領著群眾富起來,村村充滿生機和活力,群眾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可喜變化,鄉村振興出現新局面。
巨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成立3年多來,局黨組帶領干部職工按照上級部署和要求,緊緊圍繞“單項工作爭第一、整體工作創一流”的目標,牢記使命敢擔當、奮發有為砥礪行,不斷增強全縣退役軍人的榮譽感、幸福感和使命感,“兵支書”等多項工作走在前、開新局,先后榮獲國家級“節約型機關”、“山東省愛國擁軍模范單位”、“菏澤市關心國防建設標兵單位”、“市級文明單位”、全市“紅旗高揚”品牌創建示范點、市對縣綜合考核“一等獎”、“平安巨野建設工作先進集體”、“信訪維穩工作表現突出集體”等榮譽。
為了進一步做好“兵支書”工作,引導和激勵廣大退役軍人牢記初心使命敢擔當,扎根基層奮進新時代,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近日,山東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山東電視臺相互配合,已將巨野縣開展“兵支書”工作的先進經驗重點報道推出。
特約記者 魏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