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文化走進人社局
來源: 作者:孔祥銘 時間:2022-09-25
本報訊 9月23日下午,巨野縣人社局三樓會議室里熱鬧非凡。大家正在等候曲阜儒學講師培訓總部講師、麒麟文化研究院首席講師彭根成,為大家作一場主題為“麒麟文化---巨野得天獨厚的一張世界級文化名片”的精彩演講。

彭根成老師從《大野澤》、《水滸文化核心區域》、《麟鳳呈祥之地》、《西狩獲麟》、《曲阜VS巨野》、《麒麟文化 大野富礦》、《時代呼喚 文化復興》7個方面,全面簡要地講解了數千年來巨野的歷史文化以及世界獨一無二的麒麟文化。
彭根成老師首先從巨野縣名的由來開始講起:大野澤又稱巨野澤,在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位居天下九大澤藪之首。據唐《元和郡縣圖志》記載:當時的大野澤南北三百里,東西百余里。據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及蘭州大學原地理系王乃昂教授推斷,至全新世早期(距今約11000年),已形成了大野澤(巨野)、雷澤(鄄城)、菏澤等“魯西湖帶”。后經黃河、濟水、清河、汶水、泗水的東西夾擊,“魯西湖帶”又形成了東南、西北兩個胡群。東南胡群,已演變成今天的微山湖、南陽湖、獨山湖、昭陽湖;西北湖群,開始統稱為大野澤,至 宋代由于淤積,南部逐漸干涸為陸地 ,北部則仍是汪洋水泊。宋末元初,大野澤逐漸變遷為梁山泊,進而僅剩東平湖是其遺存。由此可知,梁山泊是大野澤的縮影。然而,因為梁山108條好漢聚義,更因為《水滸傳》被譯成外文——《四海皆兄弟》和《105個男人和3個女人的故事》,在世界100多個國家流傳,使梁山泊遐邇聞名,而大野澤就少有人知了。
《水滸傳》:宋官兵從梁山來濟州(治所在巨野),亦乘舟。1944年(民國33年),設鄆巨縣,由巨野、鄆城、菏澤三縣組成,至1949年撤銷,仍歸各縣;梁山是1949年建國后才設立的新建縣,境域原屬于壽張、東平、東阿、汶上、鄆城等縣分治;逼上梁山的108條好漢中72名在鄆巨。由此可知,梁山是水滸文化的發源地,而巨野是水滸文化的核心區域。
麟鳳龜龍被古人稱之為“四靈”,而位居“四靈”之首的麟和鳳均在巨野。巨野是《春秋》《史記》等史籍中記載的西狩獲麟、葬麟的地方,落鳳臺則是記載大禹治水時發生在巨野的動人故事。山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山大教授、博士生導師馬來平,在參加2021年麒麟文化研討會時對“麒麟冢”的評價是:小小麒麟冢,其意義和價值遠遠超過龐大的金山!
彭根成老師還從中國近代史的發展過程中 ,講解了一種30年規律性現象:1919年至1949年——戰爭;1949年至1979年——政治;1979至2009年——經濟;2009至2039年——文化。十九屆五中全會:2035年我國將建成文化強國。繼而,彭根成老師從儒家文化:庶之、富之、教之的角度,闡述了“麒麟文化,大野富礦”“時代呼喚,文化復興”。
彭根成老師從麒麟文化——巨野得天獨厚的一張世界級文化名片的定位,講解了曲阜vs巨野。一是孔子與麒麟;二是孔子墓與麒麟臺;麒麟與戒貪圖;麒麟文化與儒家文化的融合點——仁??梢哉f:麒麟,是中國向世界傳播中華文明的神圣使者;巨野,是探尋“麒麟文化”之旅的通靈圣地。
彭根成老師的講解持續了將近2個小時,干部職工們人人聽得津津有味、嘖嘖贊嘆。通過聽講,聽眾了解了許多平時根本不知道的知識。對彭老師淵博知識和精彩講解,大家報以長時間的熱烈掌聲。
大家紛紛表示:作為麒麟文化發祥地的巨野人,一定要倍加珍惜、保護、傳承好先圣孔子留給巨野的這一世界級的歷史文化遺產,再忙也要抽時間帶家人孩子到麒麟文化研究院,去詳細了解更多的巨野歷史常識和麒麟文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