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俄新社消息,當地時間8月30日晚,前蘇聯最后一位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病逝,終年91歲。
2016年12月16日,戈爾巴喬夫在向莫斯科俄羅斯印象主義博物館移交俄羅斯藝術家保羅·赫馬羅夫的三幅畫的儀式上講話圖源:視覺中國
俄羅斯總統事務局中央臨床醫院當晚通告稱,“今晚(30日),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因久病不治與世長辭。”
一位消息人士告訴國際文傳電訊社,“戈爾巴喬夫的死因不是新冠,而是年齡和其它疾病。”
據悉,戈爾巴喬夫將被安葬在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他的妻子賴莎·戈爾巴喬娃(Raisa Gorbacheva)旁邊。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當天對媒體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對戈爾巴喬夫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并將在31日早上給他的親友發去唁電。
前蘇聯最后一位領導人,曾表示:蘇聯保留下來世界會更穩定
戈爾巴喬夫,1931年3月2日出生在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的普里沃諾耶村,1955年從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法律系畢業。
1985年3月起任蘇共中央總書記;1989年5月至1990年3月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1990年3月后,任蘇聯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總統。
1991年12月25日戈爾巴喬夫簽署“別洛維日協定”,隨后戈爾巴喬夫宣布辭去蘇聯總統職務,宣告蘇聯正式解體。
1991年12月25日晚,戈爾巴喬夫發表辭職講話
蘇聯解體后,戈爾巴喬夫主要從事社會和文學活動。
西方國家把戈爾巴喬夫稱作結束冷戰的“英雄”,然而許多俄羅斯人則把他視為蘇聯解體的罪魁禍首,戈爾巴喬夫1996年試圖重返政壇時,在總統選舉中只獲得了0.5%的選票。
2016年,在《生活中的戈爾巴喬夫》一書的介紹展示會上,戈爾巴喬夫就蘇聯解體一事表示,“我認為我應該對此負責。并不是別人讓我下臺,而是我們自己主動離開的,因此我沒能成功地控制當時的局面(指當時的政治政策)。”
2020年,他在《泰晤士報》的采訪中同樣表達了對蘇聯解體的遺憾,“我認為,如果蘇聯得以保留下來,那么世界會更好,會更加穩定、安全和公平。蘇聯解體不是改革的最終結果,無論如何都不是,毫無疑問,這不我們想要的。”
戈爾巴喬夫還一直關注國際局勢,2021年,在談及俄美關系時,他對俄新社表示,蘇聯解體后,“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彌漫著勝利的情緒,他們宣告自己取得了冷戰勝利,被傲慢和自信沖昏了頭腦,決定建立一個新的帝國,這導致了后來北約的擴張。”
國際政要表示慰問或哀悼:
據路透社報道,除普京外,目前已有聯合國秘書長及法國總統等國外政要表達慰問和哀悼。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得知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的逝世,我深感悲痛,他是一位改變歷史進程的獨一無二的政治家,他為和平結束冷戰所做的工作比任何其他人都多。“世界失去了一位杰出的全球領袖、堅定的多邊主義者和不知疲倦的和平倡導者。”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推特上表示,我對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的逝世表示哀悼,他是一位和平人士,他的選擇為俄羅斯人開辟了通往自由的道路。他對歐洲和平的承諾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是一位值得信賴和受人尊敬的領導人,他在結束冷戰和拆除鐵幕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為自由歐洲開辟了道路……這一遺產是我們不會忘記的。
英國首相約翰遜在推特表示,聽到戈爾巴喬夫去世的消息我很難過,我一直欽佩他在和平結束冷戰時表現出的勇氣和正直,當下,他對開放蘇聯社會的不懈承諾仍然是我們所有人的榜樣。
美國前國務卿詹姆斯貝克三世表示,歷史將銘記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他是帶領偉大國家走向民主的巨人,他決定不使用武力來維持蘇聯的穩定,為和平結束冷戰發揮了關鍵作用……自由世界非常想念他。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戈爾巴喬夫做得很好,但他無法將他所有的想法付諸實踐。他將被歷史銘記為發起歷史性變革、造福人類的人,東歐、德國以及俄羅斯人民最終都將感謝他。”
里根基金會和研究所表示,里根基金會和研究所為失去前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而哀悼,他曾經是羅納德·里根的政治對手,但最終成為了朋友,我們向戈爾巴喬夫家族和俄羅斯人民致以哀悼和祈禱。
英國外交大臣特拉斯在推特表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與西方領導人合作結束冷戰,為全球安全與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現在,這種合作與和平的遺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意大利前總理貝盧斯科尼在推特表示,民主的擁護者走了,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是一位改變了20世紀歷史的人,我們將失去他的遠見和冷靜的判斷力,尤其是在如今這個國際政治的困難時刻。